内容简介
渡:怀着想望与忐忑,翱翔在海洋大地之上
徘徊在不属于我的喧嚣与寂静,乘载着孤寂与希望的异乡。
移民工文学奖五年有成,本届扩大举办,除台湾本土,也向港、澳、新、马等地的跨国移民工征集稿件,更具国际风采,破记录收到553份投稿,内容虽大多围绕在移民工的移动与劳动经验,但题材与视角却是越来越多元。
移工远走他乡的原因,除了家庭的经济困境、母国的政治贪腐、社会阶级不平等、高失业率,乃至对自我认同的追求,都促成了他们跨国境的移动,但这些移动并没有随着世代转换而有太多的改变,很多时候,离乡更像遗传、像宿命,成为命运不得不的选择。
今年依照投稿的题材内容,将作品分成「爱,无以名状」、「人,无以为人」、「囚,无以自由」、「家,无以归返」及「异地.他乡」五大类别。文学的功能,在于打开视野,让读者游历文字背后的世界。我们得以在移民工的作品中,看见乡愁,看见殖民者与独裁者的幽灵,看见创伤内化成人民的宿命观。更重要的是,藉文学思索个人与家国命运的同时,我们也得以看见移民工立体的模样。
名人推荐
◆作者们从生活之中采撷灵感和养料,又用艺术之手让作品极具文学性。这些作品中,不乏对自我和他人生活的关照之后所获得的深度思考,令人读罢掩卷沉思。--于淼淼(新加坡移工诗文比赛主办人、作家)
◆当我从文字里抬起头来,眼前的世界已不再是阅读前的那个世界,那是因为移民工的眼睛叠影上了我的眼睛,让我有能力看到世界的另一个面貌。--侯季然(台湾电影导演、作家)
◆看到她/他们在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五地务工期间的体验,让我对移民工的遭遇有了多面的认知和深刻的感受,期待这些作品被更多人看到,让移民工的心境和福利能更受关注。--陈冠中(小说家)
◆移民工文学奖五年有成,本届扩大举办更具国际风采。但究竟什么是「移民工文学」?有待更多的思辨。其范畴界定在于身份,还是主题?书写的是真实经验,抑或虚构想像,两者有何差异?如果是虚构的故事,具有移民工身份的作者,与非移民工作者的书写又有何不同?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值得大家一面展读这些作品,一面思量。--蓝佩嘉(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原来透过文字符号传递出来的情感和力量,或思念、或企盼、或委屈,都是人类共通的。倘若有人不能理解,大概只是未能成功摘下有色眼镜,又或者未曾有机会好好理解。--苏美智(香港媒体工作者、作家)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东南亚移民工
二○一八年,台湾约有将近七十万名东南亚跨国工作者、超过十五万名婚姻移民以及五万名失联移工。她/他们是共同居住这块土地不容忽视的第五大族群;她/他们做你我不愿做的底层劳动,支撑台湾基础建设;她/他们长时间协助我们照护家中的老病残,无眠无休;她们许多人是我们新生下一代的母亲。
这次,她/他们透过移民工文学奖,写下自己创作。
Facebook粉丝页:移民工文学奖since 2014
移民工文学奖
移民工文学,是以新移民与移工为主体,所生产出来的文学。
此刻的台湾,约有将近七十万名东南亚跨国工作者、超过十五万名婚姻移民以及五万名失联移工。东南亚移民工是台湾社会不可分割的群体,异乡人透过创作的反馈,犹如暗夜之火,指引著台湾未来的去向。
移民工文学奖的举办,即是为了鼓励、并留下这段可贵的历史。今年增列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拥有众多东南亚移民、移工的地区或国家。我们期盼与港、澳、新、马等地区同为前殖民国家与移民社会的台湾,借由移民工书写与阅读,培养更高规格的宽容与自省能力,让庶民之声成为历史的主体,以实践民主的真义。同时也创新台湾在国际社会中开放、尊重多元、守护人权的定位。
第五届移民工文学奖评审:
母语评审
泰国|王道明 อนุรักษ์ กิจไพบูลทวี
越南|阮舒婷 Nguyễn Thư Đình、阮荷安 Nguyễn Thị Hà An
印尼|Anwar Sastro Maruf、Heru Joni Putra、Olin Monteiro、Ratu Selvi Agnesia
菲律宾|Conchitina Cruz、Myan Lordiane、Tony Cruz
青少年评审
陈以恒、蔡佩芙、杨欣盈、刘雨婷、董瑞欣
决选评审
于淼淼、侯季然、陈冠中、蓝佩嘉、苏美智
译者简介
泰文:陈燕飞NanyaPornpaiboonpong、徐秀燕
越南文:杨玉莺DươngNgọcOanh
印尼文:孙珮珊TinaSun、张婧玟WendyChang、钟妙燕MarcellaYeda
菲律宾文:何薇薇JroseHo、吕晓倩AbbyLu、陈慈治Angelita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