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创产业聚集在哪里,你的下一个工作机会就在那里!
★ 美国前总统欧巴马盛赞:当代最具前瞻性的论述!
引爆媒体竞相报导:《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富比世》、《彭博商业周刊》、《大西洋杂志》、《赫芬顿邮报》、《科克斯书评》、《国家广播公司财经台》一致推荐
专文推荐
温肇东|东方广告董事长╱创河塾塾长
趋势推荐(按照姓氏笔划排列)
沈云骢|早安财经发行人
陈东升|台大社会学系教授
陈美伶|国家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
戴季全|流线传媒创办人暨社长
郑秀玲|台大经济学系教授
当美国人呐喊中产阶级消失、蓝领阶级薪资不增反减时,
有些数据你必须了解:
▼ 30年来,科技让制造业的产能成长3倍。
▼ 一个制造业工人能带动1.6个服务业职位;一个新创产业员工可以带动5个。
▼ 在矽谷从事服务业的薪水,为铁锈地带同样工作的2倍。
▼ 脸书本身员工1500人,但其关系企业却养活了13万人。
▼ 铁锈地带失业率高达20%,矽谷只有4%。
传统制造业能提供的职缺正大幅减少,越新的厂房越不需要密集劳力。
而新创产业的表现不仅是本业亮眼,
更拉抬所有围绕在旁产业与劳工的薪资与机会,
彻底改变了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风貌。
这一切都跟你有关,你应该支持新创产业在你的城市扎根!
让我们来比较两座城市的命运,西雅图与底特律。
西雅图如今是微软的总部,也是电商巨头亚马逊的所在地。最早的西雅图从伐木业的集散中心逐渐发展起来;面向太平洋,在二战期间又转变成造船与飞机制造中心。但随着七〇年代石油危机以及亚洲制造业崛起,西雅图迅速失去动能,失业率居高不下、犯罪率在全美名列前茅,就连当时的星巴克,也只是贩售咖啡豆为主的小型手冲咖啡店。随着微软进驻,加上个人电脑市场在八〇年代后半开始飞速成长,西雅图活力再现,除了大量居民涌入这个曾经衰老的城市,市容也大规模翻新,政府投资大量资源在文教机构上,让整座城市在新颖中又带有人文气息,甚至星巴克也发展成全世界最大的连锁咖啡店。
二十世纪初,原来只是地方首府的底特律,被福特相中,作为他汽车王国的总部。汽车在当时是划时代的新科技,随后许多车厂也来到底特律附近设厂,并在二战时制造大量军用车辆,并在随后战后的经济复苏与中产阶级大幅度成长中,一度成为仅次于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的第四大城,人口逼近两百万。然而,与西雅图同样面临石油危机,加之日本汽车的崛起,底特律走向萧条,车厂关闭、郊区住宅大规模被弃置,人口骤减只剩七十万人,不仅犯罪率与毒品交易量一度攀升为全美最高的城市,甚至在二〇一三年,市政府宣布破产。产业出走、市政无能、公共设施投资乏力,无法吸引新创产业与人才进驻,底特律的城市发展坠入恶性循环。
在这两座城市发展背后的轨迹,呈现的是科技的发展、成熟与衰落。城市的发展必须跟当代的新创产业与时并进,再多的厂房、娱乐设施、博物馆、大学,都不能够为城市的永续发展带来保证,唯有投资新创意、新科技、新技术,让知识外溢带来乘数效应,工作机会才有新未来。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恩里科.莫雷蒂Enrico Moretti
来自义大利,目前定居美国的经济学家,除任教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经济学系,他还是《经济观点杂志》的主编。他的研究涵盖了劳动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并获得了多个奖项和荣誉,包括因对劳动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而获得的劳动经济学家协会罗森奖,卡洛·阿尔贝托奖章,IZA青年劳动经济学家奖和富布赖特奖学金。由于长期关注城市经济、市民福祉与地域差异,因此他也成为教育、社会的互动与回馈、卫生经济学、经济政策的重要意见领袖。
译者介绍
王约
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文所、乔治梅森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曾任职汉声杂志、商业周刊出版公司、壹周刊。译作有《偷书贼:建构统治者神话的文化洗劫与记忆消灭》、《新欧亚大陆》等(以上皆由马可孛罗文化出版),著有《蒋公狮子头》、《逃去住旅馆》等。曾任美国华府作协会长,作品散见于世界日报、中国时报、中华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