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驱动心理学:你被掏空了吗?如何从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热情

点阅:2984

译自:Reclaiming the fire:how successful people overcome burnout

其他题名:你被掏空了吗?如何从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热情 你被掏空了吗如何从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热情

作者:史蒂芬.柏格拉斯(Steven Berglas)作;左倩译

出版年:2020

出版社:日出出版 大雁文化发行

出版地:台北市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133789

ISBN:9789865515140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财星》推荐75本商管必读书单之一
克服职场倦怠的经典之作
 
倦怠、情绪失控、焦躁、沮丧、不想上班
职场如战场,你要征服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
 
当拼尽全力达到目标、甚至攀上人生高峰,
却开始对一切产生莫名倦怠与厌烦,丧失了动力,
只想放弃一切,摆脱日复一日的身心枯竭感……
究竟该如何战胜工作带来的心力交瘁?
如何从心理卡关中找到出口?
找到你的内在驱动力,就能深度唤醒热情!
 
★每个人在工作的不同阶段,都会遭遇到各种等级的心理负担与危机:
→努力达到了目标,却发现人生没有如预期中变美好。
→一个轻松的长假已经无法带给你心理上的放松,只感觉不安。
→明明从事一生梦寐以求的志业,却想放弃从中脱逃。
→想在人前展现最好的一面,不得不戴上「符合他人期待」的面具。
→厌恶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但没有什么大变动逼你放手,自觉难以解脱。
→如何面对同事的成功?在职场上缺乏存在感,该怎么办?
→害怕自己的一帆风顺是侥幸,时刻担心能否维持现有表现、将来能否创造更多的成就。
→工作与家庭、人际关系无法兼顾,感觉渐渐失衡。
……
 
★心理危机不一定能成为转机,反而在不断累积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疲力竭症」,到底该如何从这种心理卡关中找到出口?
→以正确方式认识自己
→放弃「改头换面」的念头
→乐于迎接坏消息
→鸡蛋不要放在同个篮子里
→以女性思维方式思考
→承认自身的弱点,抛开自责
→要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做」
 
★深度唤醒工作热情,必须重新认识成功的定义与幸福的真面貌:
→别再信奉「我的职业=我的人生」!
→错误的等式:成功=物质富裕=幸福。真相是:安可=重复动作=乏味。
→不爽就辞职,放弃金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能成功吗?
→梦想达标后,生活一定非常美好?
→自尊=成功/期望
→脆弱≠没有抗压性
 
再完备的自我管理,都不如「内在奖励」的驱动力,心理上的自我奖励,绝不是简单的给自己加油、鼓励,而是要找到深刻的心理缘由,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心理技巧来自我疗愈,让你能够以最佳状态迎击工作和生活接踵而至的突发事件。
 
人人都想追求成功与幸福,
但为何成功后,却又感到失落?
「这就是全部了吗?」、「我只能这样吗?」
 
为什么「精疲力竭症」会搞垮许多人的身心?它往往是由持续不断的微小琐事所引发,大多来自于对自己的愤怒,尤其当你长期被栓在工作与生活的悬崖边奋力拚搏时,若放任「精疲力竭症」耗损精力、掏空身心,它将能轻易搞垮我们的生活、甚至毁掉苦心得来的成功:
 
缺乏斗志、失去安全感:没了目标,觉得无路可走。
自我设限行为:患得患失,徘徊于害怕失败丢脸与他人期待之间。
自我伤害:以伤害自己或制造事端来报复他人,为此寻求存在感与回报。
 
身为心理学家的作者史蒂芬.柏格拉斯是职场倦怠领域的权威,他指出:很多人都饱受「精疲力竭症」所折磨,导致常常感到不安、消沉沮丧,对工作和生活完全没有热情,有人因此患上忧郁症、心血管等疾病,有人像泄了气的球,毅然逃离放弃努力得来的事业,有的甚至会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来寻求解脱,于是开始有了酗酒、赌博、偷窃、嗑药……等脱序行为。
 
本书是职场心理学的经典,透过真实案例,深度剖析职业倦怠的文化、社会、家庭病根,引领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帮助我们对生活时时进行自我调节,让内心的动力永不枯竭。
 
专业推荐
 
洪仲清╱临床心理师
王浩威╱作家、荣格分析师和精神科医师

作者介绍
 
史蒂芬.柏格拉斯(Steven Berglas)
 
临床心理学家,也是哈佛医学院附属机构的成员。他曾为《Inc.》杂志撰写「企业家的自我」专栏,常于《纽约时报》、《财富》、《时代》、《华尔街日报》、《人物》杂志发表文章。长期关注职场人士的心理问题,并为美国众多著名企业提供员工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许多成功人士战胜职业疲劳。

  • 致谢
同书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