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 甚么叫做记忆:想念杨牧

点阅:2105

其他题名:告诉我甚么叫做记忆 想念杨牧

作者:叶步荣[及其他39人]著;须文蔚主编

出版年:2020

出版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台北市

集丛名:People:0449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頁數:340

字數:141737

ISBN:9789571383316; 9789571383323

附注:附录: 1, 杨牧手稿.-- 2, 杨牧年表

纵使我记不得它原状实在怎样,
我也会因为那隐约的形似而觉安心,
并且无怨尤地接受它,
为我努力回忆而终于捕攫重有了它的片断感到欣喜。
──杨牧〈来自双溪〉《奇莱前书》
 
二○二○年三月十三日,长年坚持在人文道路上的诗人杨牧,就此搭乘云舟,隐没在群星之后,台湾殒落了一位健全知识分子的典范。
 
当晚追思纷至,人们在社群网站上分享各自喜爱的杨牧诗作,涵盖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不同风格。这样的致意与引用持续累积,甚至还包含了散文、文论、编辑事业、为故乡花莲擘划大学之理想等方面,显示出杨牧其作其人其生涯的丰沛、广阔与吸引力。
 
杨牧一生出版五十余种著作,涉及多重文类与题材,均以极高的自我期许,期待调和学术和创作,安身立命于文字中。杨牧以作品抵抗后现代浪潮中,解构真理与轻视语言的观念,趋向创作的核心:抱负、生命、反抗与爱美,以书写召唤读者重新信任文字、语言与文学,进而使人们愿意坚持追求真善美,使人们坚持怀疑权威与结构,以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道德前行。
 
在童子贤先生、杨照先生与新汇流文化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特邀须文蔚教授担任主编,夏盈盈师母蒐罗来自世界各地的追思文章。集结四十位杨牧的门生故旧,以文字追念,留下杨牧精致的思维、温厚的情感、反抗的精神,让我们一同想念杨牧。
 
全书共分五辑,文章排序方式,可让读者顺着时间之河,更理解诗人追求真与美的执著。
 
辑一「山风海雨」收录叶步荣、陈芳明、颜昆阳、何寄澎、李瑞腾、陈义芝、单德兴、张错、李有成等杨牧同侪友人的追忆。
辑二「昔我往矣」为奚密、罗智成、陈育虹、刘克襄、向阳、郑毓瑜等曾受业于杨牧老师的学生、文友或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同仁的感怀。
辑三「东之皇华」包含赖芳伶、郝誉翔、吴冠宏、许又方等东华大学同仁,叙述杨牧担任人文社会科学院长时的风范。
辑四「时光命题」有来自香港的西西、新加坡的衣若芬、马来西亚的何国忠与中国大陆的陈平原等作家与学者的致意,展现出杨牧跨区域文学传播的影响力。
辑五「星图」特别邀集台湾青壮世代诗人与评论家,如陈克华、杨宗翰、杨佳娴、许悔之等,分述杨牧在创作、学术与编辑上浩如繁星的文学成就。
 
杨牧在春日远行,安宁长眠。《告诉我,甚么叫做记忆》书名出自杨牧的名作〈给时间〉,盼杨牧的友人、同事与学生一起书写的文集,能在长夜中点亮灯火,更能对抗遗忘。
 
它就是遗忘,在你我的
双眉间踩出深谷
如没有回音的山林
拥抱着一个原始的忧虑
告诉我,甚么叫做记忆
如你曾在死亡的甜蜜中迷失自己
甚么叫记忆──如你熄去一盏灯
把自己埋葬在永恒的黑暗里
──杨牧〈给时间〉
 
本书特色
 
1. 在数以百计怀念杨牧的文章中,精选出描写成长,求学,创作,学术,翻译,教育与编辑等不同面向,让读者从饱满抒情的怀想中看见真实与深刻的杨牧。
 
2. 具有深刻的当代文学史意涵,集结包含叶步荣、陈义芝、奚密、刘克襄、郝誉翔、杨佳娴等四十位重量级学者与作家,怀念杨牧,也朗现读者不知道的史料。
 
推荐书评
 
◎我们在你的白纸黑字里徘徊
 
「有人问杨牧的老师陈世骧先生当初怎会走入文学评论之路,陈教授回说当年在北大,写诗写不过同学吴兴华他们,只好退而学理论,可以评论他们。我无力创作,也没理论,踏入出版业,帮老友出书,勉强算是一条路。」──叶步荣(洪范书店负责人)
 
「杨牧说过,他不跟时人相比,他跟古人比,我问他最重视的作家,他说莎士比亚。我问他一个好作家的条件,他说:有丰富的想像力、广大的同情心、缜密的思考、精湛的技巧。」──陈义芝(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兼任教授)
 
「杨牧喜欢音乐。他的诗里充满了音乐的名词、意象、典故,甚至结构。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有一种奇妙动人又绝对现代的音乐性。杨牧喜欢西方古典音乐。每次在他家,背景总有飘扬的音符,给人一种宁谧的感觉。」──奚密(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杰出教授)
 
「早先将此地当成前往花东纵谷旅行的开始,日后竟与追寻诗人孩提时代旅行之路线不谋而合,虽是意外,或许也是冥冥中早就注定了。」──刘克襄(作家/财团法人中央通讯社董事长)
 
「人生曾经历过的一段美好年华,仿佛从此划下了句点,往后只能在回忆中追寻了──那浪漫理想的美好印记,在年轻的飞奔里,迎面而来的温暖的风。」──郝誉翔(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教授)
 
「可不可以不懂杨牧?当然没问题。不过,假设那一扇小门开了,也不妨走进去看看,里头绝无恶犬,但有猫猫,茁长著台湾米仔兰,还有灵妙的声响。」──杨佳娴(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作者群介绍
 
叶步荣、陈芳明、颜昆阳、何寄澎、李瑞腾、陈义芝、单德兴、张错、李有成、陈育虹、奚密、罗智成、廖咸浩、刘克襄、向阳、邱贵芬、郑毓瑜、胡晓真、赖芳伶、李勤岸、张力、吴冠宏、郝誉翔、许又方、杨泽、西西、陈平原、何福仁、何国忠、衣若芬、钟国强、陈智德、郑政恒、陈克华、曾淑美、罗任玲、唐捐、杨宗翰、杨佳娴、许悔之
 
主编介绍
 
须文蔚
 
1966年生于台北市。东吴大学法律系学士,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硕士、博士。
 
曾任《创世纪》诗杂志主编,《乾坤》诗刊总编辑,杨牧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等。创办台湾第一个文学网站《诗路》,是华语世界数位诗创作的前卫实验者,集结创作与评论在《触电新诗网》。编著纪念文集《告诉我,甚么叫做记忆:想念杨牧》(时报文化)、报导文学《看见机会:我在偏乡15年》(时报文化)、《那一刻,我们改变了世界》(远流)、《台湾的脸孔》(远流);著有诗集《旅次》(创世纪)与《魔术方块》(远流)、文学研究《台湾数位文学论》(二鱼)、《台湾文学传播论》(二鱼);合著《烹调记忆:做一道家常菜》(远流);绘本《月牙公主》(秀威少年)等。曾以部落繁星计画在2009年获得电子化成就奖「缩短数位落差」类专案优选,教育部大专资讯志工团队金质奖。并以广播节目「部落繁星:抢救数位落差大作战」获得多项新闻奖。
 
现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宜兰花莲数位机会中心辅导团主任、教育部迈向数位平权推动计画团队主持人。

  • 编后记 须文蔚/想念杨牧
  • 附录 杨牧手稿
  • 杨牧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