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

点阅:219

作者:阎连科作

出版年:2020

出版社:麦田出版 家庭传媒城邦分公司发行

出版地:台北市

集丛名:麦田文学:136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115792

ISBN:9789863448259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最具影响也最受争议的中国当代作家阎连科
精心酝酿十年‧全新长篇散文集
深刻思索女性生而为人的困乏与她们的命运路径
 
无论是「作为女人的人」,还是「作为人的女人」,她们首先都是人。
作为人的首要条件就是理解和爱,不是疏远、嫉恨和隔离。
 
 
阎连科:「我常想,善良作为人的美德存在时,在女性身上是更易招引悲剧的。男人的善,常会滑入、落坠到无能的深渊里。而女人、女性之善良,又多都注定自己一生之悲凉。不是说恶是人生美好的推动力,而是说,是什么土壤才让大地长出的苹果有苦味,让甘甜的杏和梨子挂在树上还是杏和梨,而一经摘下落到人的手里和世界,就成了杏干、梨干或腐物?为什么在我们的世情环境里,男人的善良常常是无能,女人、女性的善良又最常招来恶或悲剧呢?」
 
 
2014年,长篇小说《四书》获得卡夫卡文学奖
2015年,小说《受活》日文版获得日本twitter文学奖
2016年,长篇小说《日熄》获得第六届红楼梦奖首奖
2017年,长篇小说《炸裂志》第三次提名国际布克文学奖
 
 
=内容简介=
 
被时代包裹、被尘世价值隐隐要胁著的女性,
以人的身分在白昼奋起、黑夜伏行,以柔软与坦然抵抗外在所有的龃龉。
 
《她们》是阎连科书写家族里外四代女性的散文集,一个又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女性,他以情意低敛深长的文字,点出难以言明的女人与家族心底事。
 
他写爱看书的大姊,她的阅读形象是如此静美,大姊在书中找到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要比现实更为新奇、罕见和理想,于是阎连科也跟着阅读闲书,自此受到启蒙触发爱好文学。关于二姊,从一开始的脾性不合,到后来古道热肠的二姊对他诸多默默的扶助阎连科看在眼底、牢牢刻于心盘上。
 
谈到家族的女性长辈们——他从大姑姑的婚姻探讨多种人生面向:对于妇女解放运动、婚姻自由、生育、非生育的选择和自愿,以及乡村教育与环境的矛盾与融合等等。说到爱唱戏的大娘面对苦难的唱腔:她是从年轻一直哼唱到老的女腔音,是来自生命对生活和命运的砥砺与坚韧,是迎对苦难能如海可容纳百川般的乐天。
 
阎连科更以一整章撰写大字不识一个、作为典型乡村劳动者的母亲,虽然阎连科以幽微的戏谑口吻说母亲是「一棵榆树的倒下,决定了母亲的一生」,却深深钦服母亲常能自然说出深富哲理的话语。
 
末尾,写起和宝贝小孙女的互动,笔触如是柔软、甜馨,阎连科写小孙女在游乐园里坐着旋转木马、铁轨小火车和吃著冰淇淋,感受到新生命带给他内心的绵长喜悦,在竹林、树林、湖面的船上和游乐场的边上,祖孙俩傻呼呼的讨论世界、物事,时光仿佛凝滞在最美好的一刻。
 
//
 
「我无法明白她们到底是因为女人才算做了人,还是因为之所以是着人,也才是了如此这般的女人们。」
 
女人的生活不知道何年何月,转瞬变成荒原沽河……
为何一生必得从一个家庭被抹去,又隐匿在另一个家族里?
能不能让她们问一问自己是谁?身为一个人是什么模样?
 
阎连科走访田调家乡许多特立独行的女性们,探查她们的的家庭生活,书写陌生的「她们」,关于女人是一个人的众生相,比如为了收集一百支手表而卖淫;为了高潮而离婚去寻找可以给自己高潮的对象;弑母的儿子说出原因竟是母亲过著没有爱的生活;因为同性之爱而杀死丈夫的女子……
 
若说女人离开家、出嫁,是人类群体记忆的一种嫁接和交换,一切源于她们是女性,尤其是生活在乡村的女性,从一个家庭退出再没入另一个家。如果乡村社会是古老、传统、杂乱的荒野地,男人、女人都是这块土地上的垦荒者,但当所有的垦荒者都离开土地时,田头墓碑上的名,却是只有男人、没有女人的,就像女人没有在这垦荒中流泪、流汗、流过血,记忆却把女人嫁了、抹杀了,却没有人认为记忆是凶手。
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在被父权意识左右的家族伦理画面里,女性往往很快被忘却。以婚嫁和坟陵的乡村记忆之路,从来找不到女儿们自成年至坟墓的记忆簿。而做为媳妇走进坟地的女性们,是只有相随男性才可以被坟墓写入人的最后一卷回忆录里。
 
这本书旨在叩问「人」的存在性:你若放弃黑白分明的男性、女性视野后,把她们当做女性的「人」或「做为人的女性」时,那就能看到她们身上的光芒。
阎连科透过《她们》倾诉女性的运命,爬梳数代女人的生活经验和际遇。记述母亲、姑姑等母辈的生活故事,也书写同辈的姊姊、嫂子们的身影,一直写到与孙女辈;他写出人生的不易与生命的趋光性。从不同世代的女性生存状态,得以窥见生命在时间之河冲积的生活天地,以及新时代如何改变女人的生存条件与亘古不变的生活困境。

作者介绍
 
阎连科
一九五八年出生于中国河南省嵩县,一九七八年应征入伍,一九八五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一九九一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一九七九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为人民服务》、《丁庄梦》、《风雅颂》、《四书》、《炸裂志》、《日熄》、《速求共眠》《心经》等十四部;中、短篇小说集十五部,散文、言论集十二部;另有《阎连科文集》十七卷。是中国最具影响也最受争议的作家。
 
阎连科曾先后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马来西亚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奖;二○一二年入围法国费米那文学奖短名单,二○一三年入围英国国际布克奖短名单。二○一四年获捷克卡夫卡文学奖。二○一五年《受活》获日本「推特」文学奖,二○一六年再次入围英国国际布克奖短名单,同年《日熄》获香港红楼梦文学奖。二○一七年第三次入围布克奖。其作品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大利、西班牙等三十多种语言,出版外文作品百余部。二○○四年退出军界,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为教授、作家和香港科技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客座教授。
 
 
相关著作:《日熄》《炸裂志》《四书》《坚硬如水》《风雅颂》

  • 自序 十年的等待
  • 尾声 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