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人类进步的不是无知,而是自以为有知。
拳王泰森自认地表最坏恶人,
他说他的行为是受到小时候的环境影响;
但小时候跟他一样素行不良的哥哥,
之后却在医院担任手术助手。
是什么因素让这两人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呢?
是基因还是环境?众说纷纭。
所以当科学家发现可以单性生殖的大理石纹螫虾时,
原本开心的以为这种各代基因完全相同的物种可以帮忙解答问题,
可是在实验室极为精密的控制之下,
仍然找不出基因相同、环境相同的螫虾为什么大小和行为都不一样。
除了先天、后天的争议之外,
还有哪些地方是我们自认为清楚,
实际上却无知的呢?
抽菸容易致癌,为什么菸枪一个早夭、另一个长命百岁?
科学讲究的是精确,为什么研究的结果却无法重现?
成功模式可以复制,为什么非凡的成功无法复制?
作者说,大自然其实隐藏了一半的面貌,
即使用人类自豪的「科学」,也无法看透。
他还告诉我们在面对隐藏那一半时,
该如何出招应对。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布拉斯蓝德 Michael Blastland
作家以及广播员。他创办及制作BBC 广播4台的《数字知多少(More or Less)节目,是英国最权威的数据及证据广播节目。
他是一位畅销作家,他合著的书《数字唬人:用常识看穿无所不在的数字陷阱》(The Tiger That Isn’t: Seeing Through a World of Nubmers)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数字的书。他之前也合著一本《别说不可能:当所有行为都加上了风险的机率,你会怎么选择?》(The Norm Chronicles)
译者介绍
陈义仁
台湾大学财金系学士,台湾师范大学翻译所博士班肄业,现专事翻译。译有《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血与土:一部种族屠杀与灭绝的世界史》、《外包灾难》、《种子的信仰》、《异见者:致愤怒的青年世代》、《十种人性:我们与善、与恶的距离各有多远?》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