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原来这么优质:
孙宝年老师的点石成金术
来自基隆北海岸的全人教育家
海洋大学孙家班308实验室的传奇故事:
从国中放牛班到台湾麦当劳总裁
出身金瓜石小镇到中国餐饮集团副总裁
到处打零工到科技公司董事长
布袋渔村小子变公立大学校长
从基层上到国际渔业谈判桌
农村小孩偶遇哈佛医学院
从小被叫「笨才」长大成为杰出学人…………
这些亮丽的职涯成就,聚焦无数光环、掌声、赞美与众人羨慕眼光于一身,来自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是海洋大学水产制造、食品科学系所,孙宝年老师的学生。每年接近孙老师生日时, 前后期的研究生会彼此吆喝, 从全台甚至外岛各地前来为她庆生,不同届的毕业生轮流举办上百人的「孙家班」年度盛会。聚餐时,孙老师会要每个人分享工作状况,学长也会为学弟妹提供各种工作的讯息和机会,彼此交流。几十年下来,在家庭、工作上各有成就,许多当初抱在手中的新生小孩,现都已长大成人,因此,不变的孙老师也已变成左拥右抱的孙奶奶了。
在人生的跑道上,如果没有赢在起跑点,如何逆转胜?
孙宝年教授一生奉献教育,她不只在学业上指导学生,更与他们分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使他们在爱的氛围中看到自己的独特及优势,建立自信,终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书中人物原本看来并非璀璨耀眼的钻石,被启发求知的热忱,逻辑思考的训练,耐心的诱导, 发展出屡挫屡试的执著,并凝聚出团队相互激励的文化, 建立了自信,也产出了各自选择的成就, 为自己定义了向往的成功。
——孙宝年 (本书策划人)
书中四十多位作者多半是孙教授的学生,有仍在研究所打拼学位的学生,也有历年毕业、进入食品界奋斗的生命故事,内容充满了突破困境的奋斗过程。
——林治平 (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董事长及终身义工 )
孙教授是一位治学严谨、待人亲切、对事正直,又满怀一颗慈爱的心、关心学生的教授及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更以自己对知识的好奇与探究事理的热忱,试图感染及开启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是耗费苦心。
——黄荣鉴(台湾海洋大学前校长)
研究计画的思考、论文内容,老师比学生还清楚,改起论文来,常会一字一句的细看讨论,并提供修改方向,这种付出,使得她的研究生们一生感念,以致每年接近她生日时,举办上百人的「孙家班」年度盛会,彼此交流。
——潘冀 (中华民国杰出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国家文艺奖得主)
我见识到妈妈无论大小事,即使看似山穷水尽仍不放弃,从容不迫换个角度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但不感到缺乏,反而有更新鲜难忘的经历。这种处世观点,在做没有大笔经费、一分一秒都是火烧眉头的独立制片尤其珍贵。长期合作的资深监制给我取的绰号「PPP」(Perpetually Positive Pan 永远乐观的潘),就是从小荣获孙家班教育的最佳验证。
——潘贝思,国际知名导演
跳越逆流,是我所熟悉的里程途径。从冷门设计概念和改革时尚理想的艰辛,到荣封领航永续创业者的波涛中,母亲犹如港前之灯塔,以坚稳和明亮的闪光定时指引,赋予航行船只最大的勇气和自由, 放心出海探索, 又可随时返航,停泊避风,有所归属。
——潘贝宁,英国永续时尚先锋品牌Deploy创办人及设计总监
同书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