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解放日记

点阅:184

译自:아버지의 해방일지

其他题名:Father's liberation diary

作者:郑智我(정지아)作;卢鸿金译

出版年:2023

出版社:寂寞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台北市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90458

ISBN:9786269754120

EISBN:9786269754137 EPUB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父亲的解放日记》10/1正式上市
★★★台湾版特别收录:解放心语作者序+亲笔签名扉页图档★★★
博客来十月选书
  父后三日,告别之后,我才看见从未真正认识的爸爸……
  所有的来不及与懊悔,竟都温柔的被接住了。

  「读到这本书真的很幸福!」

  让韩国书市沸腾、口碑爆棚的泪笑深情大作
  各大书店、超过20个城市选为「年度之书」
  一个月狂卖10万本,横扫多项文学奖

  文在寅(南韩前总统)、车仁表(演员)、
  崔末顺(政大台文所教授)、蔡诗萍(作家、台北文化局局长)、
  刘梓洁(作家)、蒋亚妮(作家)、王增勇(政大社工所所长)──感动推荐

  父亲是我的宇宙,但那样的存在、那个肉体,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现在这个瞬间还活生生地占领着时间和空间一个位置的肉体,
  明天就会化为几撮尘埃……

  高鹅异的名字很有爱,是出自当年加入游击队的父母曾活动过的地点。只是,父亲高尚旭在二十年牢狱生涯结束后,竟然决定返乡务农,让一家三口的日子非常艰难。但信念坚定、个性纯良的父亲,秉持出手助人的老派作风,让他就算一再受挫、遭背叛,也从不对人性失望──换来的是,女儿无比失望,毕竟谁想一直过苦日子?

  没想到有一天,父亲竟不小心撞上电线杆,就这样意外死去。懊恼不已的女儿无奈地守丧,举办告别式,一一接待吊唁者,也在这三天慢慢拼凑出父亲多面多样的人生,进而发现父亲对家、对国、对友、对人类与世界,竟是怀抱热爱、深情,又带着傻气的真心。

  而当她自问该让父亲安葬何处时,这最远又最近的关系,竟走向了……

  以诙谐的文体剖析理念相悖的时代悲剧,作家用理解与和解的力量加以梳理,令人赞叹。──文在寅,南韩前总统

  在河流般漂流的时间里,创作者拾起一艘名为「父亲」的船,安放在记忆的框架上。一个人的尊贵是因他为人所纪念。──车仁表,演员

  ★ Yes24网路书店年度之书、阿拉丁网路书店年度十大好书、教保文库年度畅销书
  ★ 韩国年度热卖30万本、沸腾书市的话题之书
  ★ 总统、议员、演员、主播等各界名人盛赞,口碑爆棚的泪笑小说
  ★ 横扫多项文学奖、攻占通路年度榜单,荣获20多个县市选为年度之书

  ◎泪眼金句
  ‧父亲是革命家,是游击队队员,但在此之前,他不仅是儿子、兄弟、男人、恋人,也是母亲的丈夫、我的父亲、某人的朋友或邻居。不只是千手观音菩萨才有千面千手,人也有千张面孔。我看过父亲的几张脸孔?比起我一生所认识那张面孔,在葬礼上,我似乎认识了父亲更多的面孔。

  ‧奇怪的是,父亲的遗照却让我想起那些令我深深怀念的亲密回忆。也是直到此刻,父亲去世之后,他才不是游击队员,而是我的父亲,小时候那个曾经无比亲近的父亲似乎复活了。我想,死亡不是结束,人生就是经由死亡,在某些人的记忆中复活。因此,和解或宽恕也是有可能的。

  ‧我其实从没想过自己是什么样的女儿,或者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女儿,我一直只纠结在自己是谁的女儿这一点。为了摆脱身为游击队员的女儿这一泥淖,我一生都在挣扎,现在也并无不同。游击队员的女儿这说法要能成立,前提是父母得是游击队员。可是,正如子女对父母会有所期待一样,父母也会对子女抱有期待。但是我连想都没想过这点,只顾著反抗争辩游击队员女儿这个枷锁太过沉重。但是希望他能听到这些争辩的父亲已经过世了,对我而言,争辩的机会也于焉消失。这个事实让我心痛,痛到我第一次哭出声来。不是为父亲哭,而是为我自己哭。

  ◎各界选书
  ‧教保文库小说家评选年度书籍第三名
  ‧每日经济与yes24年度之书
  ‧全南大学年度之书
  ‧罗州市年度之书
  ‧益山市年度之书
  ‧清州市年度之书
  ‧镇川郡年度之书
  ‧始兴市年度之书
  ‧平泽市年度之书
  ‧首尔市城北区年度之书
  ‧龙仁市年度之书
  ‧东海市年度之书
  ‧阴城郡年度之书
  ‧光阳市年度之书
  ‧抱川市年度之书
  ‧全罗南道年度之书
  ‧清州市民读书运动代表之书
  ‧水原市「市民一起读』票读年度之书
  ‧全罗南道立图书馆年度之书
  ‧仁川市北区图书馆入选

  ◎热泪好评
  ‧在忙碌的日子里,意外读到这本好看的《父亲的解放日记》,意外的惊喜。对子女,父母都有似乎熟悉,实则不然的两面性,有时,唯当挥手告别之后,子女方有重新认识父母的机会。也许为时已晚,但爱却更为透明、真切。我喜欢这本书。──蔡诗萍,作家、台北市文化局长

  ‧游击队、共产党、解放者、失智症等等名词之下,这本书的核心始终是一句「父亲」,当父亲一职隐藏在各种身分底下,该如何成为与定义?郑智我以带着历史性的回溯之眼,看向自己父亲的各个层面。从死亡开启的旅程,抵达的终点处,却不见得拥有答案,有时人们只不过是为了更靠近、为了和解,所以出发。──蒋亚妮,作家

  ‧以诙谐的文体剖析理念相悖的时代悲剧,作家用理解与和解的力量加以梳理,令人赞叹。──文在寅,韩国前总统

  ‧在河流般漂流的时间里,创作者拾起一艘名为「父亲」的船,安放在记忆的框架上。一个人的尊贵是因他为人所纪念。──车仁表,演员

  ‧不晓得多久没有看小说看到哭了,也好久没有投入地一口气看完整本书了。──金美月,小说家

  ‧在火车上边哭边笑着读,好怕给人看到啊。读著读著就哽咽起来,不时又大笑出声,虽然悲伤,但非常有趣。讲述的是真挚而沉重的主题,却不会让人感到负担。──柳时敏,韩国知名作家,前国会议员

  ‧仔细观察在父亲的葬礼上遇到的错综复杂的故事,会发现那些人物既不红也不蓝,只不过是耕耘自己人生的「人」而已。──朴惠珍,主播

  ‧写得真好,一字一句有如嚼劲十足的糯米糕,勾勒出父亲在生活中一个个不同的样貌。读到这本书真的很幸福,过程中充满眼泪和笑声。看到时代奔腾流淌的波涛汹涌中那个威武不屈的身影,认识这些离我们很近,却不知其内心的父亲们,让我由衷兴起感恩:谢谢你们努力生活。──韩国读者

  ‧故事发生在殡仪馆,那是死者的轶事和活人的悔改交织在一起的空间。无论短暂还是漫长,离开的人在这个世界上都留下了生命的印记。剩下的人会回想他,会感到遗憾抱歉,也会感激他,并回想起在一起的时间。由于对死者的悼念和回顾,葬礼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一个起点…… ──韩国读者
作者简介

郑智我(정지아)

  愿我能写出像是米饭一样可以让人藉以活下去的小说。
  愿我能像是农民一样流下诚恳的汗水。
  1965年出生于全罗南道求礼郡,中央大学文艺创作系博士班毕业。

  父亲早年是铁路工人,南韩政府独立后,加入游击队对抗当局。韩战过后,父亲又因地下活动遭逮捕,经长期囚禁后因病获释,却又在作者小学四年级时,再度遭逮捕,虽然后来获得特赦,但父亲信念坚定,至死都不曾改变。

  作者直在父亲二度被抓,才体认到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从极度抗拒,不愿承认父母的身分,到慢慢接受,并开始述说父母的故事。进入中央大学学习创意写作后,她决心把父母的故事写成书,虽然后来出版《游击队的女儿》(빨치산의 딸,书名暂译)让她声名大噪,却因违反《国家保安法》而列为禁书,甚至让她一度遭到当局通缉。

  沉潜一段时日后,她再度交出精采作品,不仅广受读者好评,还屡屡获奖:金裕贞文学奖、沈熏文学奖首奖、李孝石文学奖、吴永寿文学奖、乐山金廷汉文学奖、韩戊淑文学奖、老斤里和平文学奖、5.18文学奖等。

  作者自2015年搬回家乡求礼,居住至今。

译者简介

卢鸿金

  大学教授、韩文译者。
  热爱旅行、阅读、译写。二十余年来除从事对韩华语教学外,广泛阅读、翻译韩国文学作品。著、译有中、韩文各类书籍六十余种,论文二十余篇。代表译作有《杀人的记忆法》《光之帝国》《流离》《招魂》《我们扭曲的英雄》《凡活着的,尽皆幸福》等。曾在韩国首尔交通电台(tbs)「周末文化走廊」主讲韩国文学多年。
  • 书封
  • 作者简介
  • 好评推荐
  • 台湾版独家序言──悲伤无法支配人生
  • 目录
  • 父亲的解放日记
  • 作者的话
  • 译者后记──空间的交错、时代的悲剧
  •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