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婴幼儿就能阅读,而且应该阅读!
儿童文学专家、阅读推广推手——幸佳慧,
首度出书解析如何与婴幼儿共读!
‧国内第一本从学理、实务与范例深入探讨婴幼儿阅读的专书。
‧精选8本婴幼绘本,step by step,详细示范共读的步骤。
‧告别单向式唸故事给孩子听,亲子一起探索字句的文学性、画面的线索,与故事的深度。
‧大人引导、孩子接力,互动式对话共读,充实又有趣!
‧21世纪的婴幼儿,将从书页里蜕变为爱与知识的行动者。
几个世纪以来,重视儿童阅读的西方人普遍认为,孩子要有听与说的语言能力后,才会开始听故事,要成了有看图识字能力的学龄儿童,才能开始阅读。一直到二十世纪末,在诉求「儿童需要自主阅读的能力」这条路上,人类才有了突破性的主张,也就是这本书想要告诉教养者的重要讯息:婴幼儿也能阅读,而且应该阅读。
「孩子还这么小,阅读真的有用吗?」
「原来这本书是在讲这个!」
「要怎么培养孩子成为有创意又能思考的独立读者?」
父母与老师曾问过幸佳慧许多有关阅读的问题,她认为,当一个人拥有了阅读的能力,就是拥有不断「重生」的力量;前述由家长或老师提出的惊叹与提问,关键的解答就是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共读。这本书就是在解释为什么,并告诉教养者可以怎么做。
本书精选8本国内外绘本,并附有step by step实际的方法,详尽的拆解过程,带领父母与教师进行亲子共读,是一本理论与实务兼具的亲师教养书。
有心用故事绘本喂孩子长大的新手父母必读!
‧认识物品、确认对错:小宝宝不一定对阅读有即时反应,先从简单的认识书上物品名称、确认对错做起。
‧预测与推论,培养思考力:找出绘本故事结构的固定模式,让孩子自行推想情节,培养高层次的思考能力。猜想不论对错,都是创造性思考。
‧开放式问句,启发探索力:多用开放式问句,鼓励孩子主动发现;不破题,引导孩子寻找线索。
‧练习说长句,强化记忆力:鼓励孩子多说句子、重述故事,强化记忆力与口说能力。
‧欣赏作品,提升鉴赏力:鼓励孩子说出个人观点、分析作者创作初衷,养成评鉴与欣赏的能力。
‧理解世界,发展心智能力:从阅读活动发展出对世界的包容与关怀,养成可贵的社会性心智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生活在更公平和谐的社会。
好评推荐(依姓氏笔画排列)
米米 《人生啊,欢迎迷路》亲子作家
李贞慧(水瓶面面) 亲职作家暨儿童文学工作者
黄哲斌 新闻工作者
胡中凡 成大心理学系成大心理系助理教授
番红花 亲子作家
蔡淑媖 儿童文学工作者
这是国内第一本深入讨论零到四岁的婴幼儿阅读专书。她使用「互动式阅读法」和孩子建立了趣味十足的共处模式,使得亲子陪读既有引领、也有平等的关系。她也在书中一再强调「独立读者的主体性」,并且从学理、实务与范例这三个面向,让家有婴幼儿的父母,可以更清楚掌握亲子共读的精神与技巧。我衷心认为这是一本新手父母必备的案头书。──番红花
幸佳慧在书中不断强调,父母应该更加用心的从婴幼儿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伴读方式,以及如何乐在其中。这样的「换位思考」,才能把宝宝们小脑袋里的想法和感受充分且正确的转译给大人们,也才能在认知上奠定「共与(共同参与)式注意」(joint attention)能力的基础,并着重在双方情感连结上的「同步式互动」(synchronizing interaction)。这本书兼顾了学理与实务的重点与提醒,我们迫切需要认真的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和小宝宝一起共读与成长!──胡中凡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幸佳慧
成大中文系、艺术研究所毕业。进入社会担任童书编辑、阅读版记者后,觉得所学不足以解释观察到的社会问题,又继续前往英国学习,获得儿童文学的硕士跟博士学位。在学术的研究历程中,从未间断文学的创作、评论与报导,出版的文类包括文学旅游导读《掉进兔子洞》、《走进魔衣橱》;传记类《永远的林格伦》;绘本《大鬼小鬼图书馆》、《亲爱的》、《希望小提琴》、《哇比与莎比》;少年小说《金贤与宁儿》,图文书《天堂小孩》,以及给教养者的《用绘本跟孩子谈重要的事》……作品多次获得金鼎奖、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文学创作奖等奖项的肯定。
在研究与创作的同时,也体认接触大众、落实推广的必要,二○一一年学成归国后,在家乡台南成立「葫芦巷读册协会」,并着手全民阅读的基础建设,在台湾各地推广深度阅读,尤其致力提升婴幼儿与儿童的阅读力,目前旅居美国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