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最受美国大学生欢迎的22堂人类学课:关于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又该往哪里去

点阅:895

译自:인류의 기원

其他题名:最受美国大学生欢迎的22堂人类学课 关于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又该往哪里去 最受美国大学生欢迎的二十二堂人类学课 关于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又该往哪里去 Close encounters with humankind

作者:李相僖, 尹信荣著;陈建安译

出版年:2018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地:台北市

集丛名:PopSci:6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133944

ISBN:9789863429449

附注:封面英文题名: Close encounters with humankind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内容简介
韩国权威科学杂志《东亚科学》人气专栏
集结成书出版后一年内再版五次,入围韩国出版文化奖
美国《星际效应》出版社重金抢下全球英文版权
中英文版同步上市
 
用最简短又生动的方式,解开人类与人性的演化之谜
 
人类是从猴子演化来的吗?
你我都有「助人为乐」的基因吗?
喝牛奶不会肚子痛是一种基因突变?
管你白种人还黄种人,百万年前通通是黑人?
人类长这么大的脑袋有什么用?
我们还会继续演化吗?
 
这些问题乍看有点瞎,其实都是与你我切身相关的演化关键。原来从一颗智齿,可以看出医学进步如何影响人类演化发展。当人类的双手离开地面,用脚踏出第一步,就注定承受心脏病与分娩的痛苦。
 
要了解人类的历史,不一定得从八百万年前开始研究。作者将大学生最常提出的问题,写成二十二个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满足了我们对于自己「身世」的好奇,更引导我们思考许多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包括我们怎么长得这么好看、我们为什么爱吃肉,还有我们可以空出双手滑手机,其实都是出乎意料的演化结果。
 
「本书收录的二十二个故事,是过去我向学生讲授人类学时的点滴,以及自己一路走来的亲身经历。我将它们与人类演化的历程互相连结,以一种更有趣易懂的方式写成文章。你可以从第一章开始细细品味,也可以照自己喜好,想看哪篇就翻开哪篇。希望各位读者能与我一起,尽情享受这趟漫长又有趣的人类起源之旅。」──李相僖/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探讨古人类学时,若屏弃一般常见的编年史排序方式,应该会相当有趣。因此我向李相僖教授提议,改以日常素材作为媒介,将人类演化的历程作主题式的讲解,并且保留她幽默风趣的个人特质。希望这些蕴含灵感的文章,能赋予更多读者不同面向的启发。」──尹信荣/《科学东亚》前总编辑
 
【专业推荐】
 
「人类直立行走,拥有巨大的脑袋,全身光溜溜的皮肤几乎没有毛,而且寿命特别长。我们是怎么变成这种奇特的灵长类动物的?作者沉着应对人们提出的各式各样问题,巧妙地将科学与个人观察结合在一起,带领我们走一趟引人入胜的溯源之旅。」──美国《科学人》杂志
 
「李相僖教授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并且用简短、清晰、风趣的文字,写成了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文章。我从没上过这么有吸引人的人类学课,太厉害了!」──人类学教授帕特‧希普曼(Pat Shipman),《The Invaders》作者
 
「李相僖教授善用她说故事的天赋,为考古学的『老骨头』注入了新生命,且字里行间仍保有跨越文化与科学的敏感批判。我非常高兴自己读了这本书。」──生物人类学教授乔纳森‧马克斯(Jonathan M. Marks),《Tales of the Ex-Apes》作者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解释人类进化基础知识的书,不仅内容要严谨细腻,更要有办法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我终于找到理想中的书了!这本书不仅会吸引学生,也吸引了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神经人类学家迪恩‧福克(Dean Falk),《Geeks, Genes, and the Evolution of Asperger Syndrome》作者
 
「二十二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适合所有对人类演化感兴趣,却又不知从何开始的读者。对于那些已经读过很多人类学书籍的人,一定也可以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和乐趣。一本实在又有趣的书,推荐给你。」──生物人类学家汪达‧崔瓦森(Wenda Trevathan),《Ancient Bodies, Modern Lives: How Evolution Shaped Women’s Health》作者
 
「这本令人愉快的书,写满了令人过目难忘的故事,揭开了关于人类的历史奥秘,用极其有趣的方式探索我们这个奇怪物种的起源。」──生物化学博士纳森‧兰特(Nathan H. Lents)
 
「李相僖教授为古人类学吹起一股新清的风,她能熟练地驾驭各种人类学上的难题,把复杂的知识与想法编织成轻盈的文字,从食人族到哈比人甚至遗传学的分子中理论都难不倒她。究竟我们是如何成为人类的?书中的每个故事都会让你看到入迷。」──生物人类学家克莉丝提纳‧凯尔格鲁(Kristina Killgrove)

作者简介
 
李相僖 Lee Sang-Hee
 
毕业于首尔大学考古美术史学系,于美国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取得硕士与博士学位。历任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宾州印第安纳大学约聘助理教授、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人类学系助理教授,现任职该学系教授一职。
 
对于人类的起源与演化,她努力不懈地研究,至今已发表过三十篇以上的论文。除了与专业人士,她也时常在网路上发表文章,与一般大众热烈讨论关于人类演化的议题。
 
尹信荣 Yoon Shin-Young
 
科学专刊《科学东亚》记者及前任总编辑。于延世大学都市工程学系主修生命工程学,尔后于首尔大学环境研究所攻读环境学。
 
喜爱畅谈科学,并热衷阅读科学丛书与相关杂志,亦相当重视作为洞察世界与社会之眼的人文社会科学。曾独自或与他人共同著有《向消逝的那些问好》、《诺贝尔也吃惊的诺贝尔奖》、《科学,飞翔十月天》等书。2009年曾荣获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科学言论奖项。
 
译者简介
 
陈建安
 
毕业于政治大学韩国语文学系,退伍后随即赴韩留学,并取得韩国成均馆大学国际贸易所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韩国科技大厂与科技业服务多年,热爱透过翻译吸收各类知识,现为兼职译者。译作包括《未生》(合译)、《心灵学校》(合译)。

  • 序言 一同启程吧
  • 第一章 人类是食人族吗?
  • 第二章 只管「生孩子」的爸爸
  • 第三章 谁是最早出现的人类?
  • 第四章 大头宝宝与烦恼的妈妈
  • 第五章 人类为什么爱吃肉?
  • 第六章 人类可以喝牛奶吗?
  • 第七章 寻找白雪公主的基因
  • 第八章 祖母是大艺术家
  • 第九章 农业使人类更富足?
  • 第十章 北京人与日本黑道的回忆
  • 第十一章 挑战非洲堡垒的亚洲人类
  • 第十二章 同心合作你和我 
  • 第十三章 是谁害死了「金刚」?
  • 第十四章 用双脚撑起文明的代价
  • 第十五章 寻找一张「最像人类」的脸
  • 第十六章 年纪越大脑袋越迟钝?
  • 第十七章 你是尼安德塔人!
  • 第十八章 摇摇欲坠的分子钟理论
  • 第十九章 揭开亚洲人起源的第三种人类
  • 第二十章 寻找哈比人 
  • 第二十一章 全球七十亿人类,真的都是一家人?
  • 第二十二章 人类还会继续演化吗?
  • 结语I 付出代价才获得人类珍贵的面貌
  • 结语II 通往陌生古人类学世界的邀请
  • 附录I 令人好奇不已,关于演化的二三事
  • 附录II 人类的演化系谱 
  • 参考文献
  • 图片版权
同书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