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掌握中医望诊及脉诊的诀窍
从脸部、眼睛、耳朵、鼻子、口唇、舌头的颜色和形态;
手掌的大小、凉热、青筋、颜色、掌纹、五指形态;
指甲的形态、颜色、斑点、纹路、半月痕;
以及28种脉象、40种常见疾病的征象等,
迅速察觉疾病上身的蛛丝马迹,
在第一时间进行穴位及药膳调理,
就能避免疾病恶化,顺利恢复健康。
从脸部、眼睛、耳朵、鼻子、口唇、舌头的颜色和形态;
手掌的大小、凉热、青筋、颜色、掌纹、五指形态;
指甲的形态、颜色、斑点、纹路、半月痕;
以及28种脉象、40种常见疾病的征象等,
迅速察觉疾病上身的蛛丝马迹,
在第一时间进行穴位及药膳调理,
就能避免疾病恶化,顺利恢复健康。
人体的十二条经络和任督二脉,都连接着五脏六腑,因此有「症现于四肢五官,而病存于五脏六腑」之说,透过观察手掌和面部(脸部)器官,可以体察脏腑、气血、筋骨、经络、精气的变化,进而判断病因、病机、病势、转归、预后等资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面诊、手诊、脉诊是中医神奇的瑰宝,本书首先介绍面诊、手诊、脉诊的基础知识,接着详细讲解多种常见疾病的面诊、手诊和脉诊方法,并针对每种疾病提供中医外治和食疗等方法。内容丰富、图文结合、通俗易懂,让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也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是一本实用的中医自诊自疗指导书。
◎面诊入门知识
面诊属于中医望诊,主要是观察面部形态、颜色、皮肤、瑕点分布等方面,从而得知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状态,判断人体全身与局部的病变情况。
中医认为,五脏开窍于五官,可以透过观察五官来了解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目为肝窍,所以肝脏有病多反映在眼睛上,如眼睛赤红且肿,多为肝火或风热所致;肾开窍于耳,所以肾脏有什么异常,多会在耳部有所表现,如耳轮干枯焦黑,多为肾精亏耗;肺开窍于鼻,如果肺部出现了病变,则鼻子也会有异常表现,如鼻翼翕动为邪热蕴肺。
望舌诊病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舌质是舌的肌肉部分,舌苔是舌面附着的苔状物,舌质可以反映五脏的虚实,舌苔可以察外邪侵入人体的深浅,正常人的舌头呈淡红色,舌苔薄白。舌头异常一般从颜色和舌苔两个方面来判定,如红舌主热,淡白舌主虚、寒,紫舌主瘀血,黄苔主里证、热证,白苔主表证、寒证。
◎手诊入门知识
手诊是指运用视觉、触觉等方式,透过观察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变化进行推测的一种辅助手段。
健康人的手掌呈淡红色,色泽光润,掌部肌肉富有弹性。如手掌呈白色,表示肺部出现疾病;手掌晦暗无华,表示肾脏有病变;手掌呈黄色,表示脾胃或肝脏有病;手掌呈绛红色,表示心火过盛;手掌呈绿色,表示患有脾胃病或贫血;手掌大小鱼际出现片状红赤,为肝掌,多表示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手掌呈土黄色,双侧掌指黧黑,表示可能患有癌症;经常掌心冒汗,表示可能为神经衰弱;掌心出现瘀血状紫色,掌心肉较软,缺乏弹性,用手指按压后迟迟不能平复,可能是危急信号,表示心肾功能衰竭。
指甲为筋之余,肝主筋,望指甲不仅可以测知肝胆病,还可以了解全身其他脏腑的情况。正常指甲色泽淡红,平滑光亮,以手压之,放松后血色立即恢复,表示气血充足,经脉流畅。指甲颜色不同,主病不同,如白色多主寒证、虚证,红色多主热证,黄色为湿热薰蒸之故,青色多寒凝。
掌纹可分为主线、辅线和病理纹。有的是先天生成的,不易改变,反映先天的身体状况,如生命线、智慧线和感情线。有的是后天各种现实因素造成的,会随着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而生长或消退,如健康线、过敏线或干扰线等。病理纹则是一些特殊的纹理,是身体出现疾病的比较明显的信号,不同部位出现这些病理纹,表示相应的五脏部位可能出现了问题。
◎脉诊入门知识
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能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资讯。
脉象与肺的关系:肺主气,司呼吸。肺对脉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肺与心,以及气与血的功能联系上。一般来说,呼吸平缓则脉象徐和;呼吸加快,脉率亦随之急促;呼吸匀和深长,脉象流利盈实;呼吸急迫浅促,或肺气壅滞,则呼吸困难,脉象多细涩;呼吸不已则脉动不止,呼吸停息则脉搏亦难以维持。
脉象与脾胃的关系:脾胃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的盛衰和水谷精微的多寡,表现为脉之「胃气」的多少。脉有胃气为平脉(健康人的脉象),胃气少为病脉,无胃气为死脉,所以临床上根据胃气的盛衰,可以判断疾病预后。
脉象与肝脏的关系:肝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肝主疏泄,可使气血调畅,经脉通利。肝的生理功能失调,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引起脉象的变化。
脉象与肾脏的关系: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亦是全身阴阳的根本。肾气充盈则脉搏重按不绝,尺脉有力,是谓「有根」。若精血衰竭,虚阳浮越则脉象变浮,重按不应指,是为无根脉,表示阴阳离散,病情危重。
同书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