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潮、时间似汐,
它们一丁点一丁点吃掉我,而我,一丁点一丁点吐回去,
用我的文字记录十七年——上楼、下楼,东向、西拐,都是我与重庆南路。
从1999到2016,看一个行人、作家、编辑人怎么走过时间,
漂流路上,直抵心岸的潮汐……
「吴钧尧善杂谈,
他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常能窥破事理人情,点出幽微的内蕴。
《重庆潮汐》体现了他做为全方位写作者的能耐——唐捐 专文推波」
◆重庆南路 心岸潮汐
日复一日的同一条路,
他走过、生活过,
仿佛一款青春,
离开了仍不断在梦中回望,
最终成为永恒的乡愁。
「重庆」指的是空间。从出自远方的地名关联,延伸到他近身的编辑台,以重庆南路的幼狮公司为原点、半径五百公尺的邻近街道做书写版图:开封、汉口、武昌、沅陵街等,有新公园、城中市场、明星咖啡馆、中山堂与总统府……座落其间。
「潮汐」说的是时间。路宽似海,来回往复。人流、车流,合力涌动着一股能量,转动街景的变化:从犹是手工为主的九○年代、数位化冲击的世纪初、以迄新媒体的当代,他看尽这条路的盛衰流变:老字型大小书店、台北相机街、沅陵皮鞋街、金石堂与现代诗、刘铭传传奇……亦同步唤起人生各阶段的成长经验,领会岁月的起伏积淀。
虽然十多年过去,我老了、疲惫了,但这一条街会是我的留恋,尤其当一条街,愈来愈像一条河的时候。
缘于职场因素,作者在重庆南路上盘桓十七年,街道如河流,尽管无法留痕,仍欲揽住逐渐消逝的文化风景,此书承载了深厚的时代印记,也演映着个人的心影录。
★本书特色
#获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创作补助。
#作者特意为重庆南路写史,旁及阅读产业盛衰流变与人生流动纪事,也触及台湾历史之变迁。
#二十篇漫步重南街廓的城市书写,呈现文化记录与地志文学的完美范式;四篇斐然风格之长文〈你也来了〉〈她在这里〉〈漂流地址〉〈有人找我〉——笔透人生的虚实与轻重,这种散文最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