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我忆起台北

点阅:21

作者:马尼尼为 著

出版年:2022

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出版地:台北市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64398

ISBN:9786267061398

EISBN:9786267061404 PDF

来自马来西亚的散文家、诗人、画家马尼尼为,以风格独具的插画、诗文、绘本等创作者身分居住台北二十逾年。从一介台北新人到台北旧人,这一次,她将在台北生活的这些日子写下来。

本书收录40篇散文,充满对台北、对疫情、对家乡,也对心爱的猫的种种情感,伤心而后释然,反抗而得勇敢,透过马尼尼为直率的文字,带领读者看见另一幅不一样的台北风貌。


【辑一:多年后我忆起台北】里,她说:

「一座城市你获得的爱有多少。伤也有多少。我不恨。我谁都不恨。因为我没有脸。没什好说的。我和他们不同。我没有脸。没有根。有时候人们就是会这样对我。我也不会哭了。也不想报仇了。争口气了。没什好说就是了。多年后我忆起的台北,我不得不想到的那些事。一件件掉在那里。所以不要再叫我回忆了。」


【辑二:我睡觉的时候】里,她说:

「我是一个稀有的人,有不会赚钱的天赋,就是有跟猫睡觉的天赋。除了这里,我没有可以去的地方。这里桌子没擦、昨天的残局、昨天的垃圾、厨余,还在房子里,我还是照睡。一个人一天要处理的事是这么琐碎,因为我没有好命到可以不用做家事、不用顾小孩。那些人,妒忌到我眼睛掉出来,那些不用自己顾小孩的人。」


【多的:猫日记】里,她说:

「我把牠放在阳台。布置好新的猫砂。水。饲料。箱子。猫床。猫草。把笼子打开时牠一点都不紧张。好整以暇地走出来……那天晚上我跟牠说,如果你要找个家终老。就留在阳台。或者是以后你想来,都可以来。这个世界上饿猫是最容易抓的。那些反对喂野猫野狗的人不知道饿是什么感受。因为他们吃饱太久了。」


诚挚推荐

  刘克襄、朱天心、鸿鸿、杨佳娴、廖伟棠、孙梓评、李桐豪、崔舜华、王春子、骚夏、廖瞇

  「在台北养儿子,养猫,养心底一个小小的女人的眼睛。马尼尼为让我发现,我们都是异乡人。如果要谈『台北学』,不能缺少一把这样的声音。」──鸿鸿

  「马尼尼为行文,十之八九皆是句号。我是哀伤的。我是别扭的。我是孤单的。句号。句号。句号。大量的句号让寄居他乡的种种喟叹看上去都像是一句狠话,像一个绝望的结论。但因为被街上的阿猫阿狗领养了,她与这个城市的纠葛有了最温柔的删节号,未完待续……」──李桐豪

  「当大家都还不知道马尼尼为是谁时,我就读过她的文字了。好奇怪的文字,好奇怪的人,好奇怪地被吸引。十年后,马尼尼为红了,但她的文字没有变,还是像作梦一样,她一直说一直说,一直写一直写,吸引我到那很深的地方。」──廖瞇

  「马尼尼为的散文很真诚,一层层地把她和她周遭的生活剥开见骨见肉。马尼尼为的散文读起来像诗,日常像现实和梦混杂在一起,虽然肯定不是美梦。里面也有我的台北,但我们太习惯有礼貌了,我们不骂人,总是一口口吞下去,只好借她的笔一字字地吐出来。」──王春子

  「马尼尼为的独特,来自当她面对这永远的异乡台北的『无人之境』时,她的隐忍和复仇,让人既痛且快。」——廖伟棠

  「马尼尼为的字里有颜色,也像是下雨,你会被困住,你会一直读下去,台北像是个容器,接满雨水也接满猫,台北也是想像的共同体,猫是共通的语言,而且不用翻译。」——骚夏

马尼尼为

马来西亚华人,苟生台北逾二十年。美术系所出身却反感美术系,三十岁后重拾创作。作品包括散文、诗、绘本,著有:《带着你的杂质发亮》、《我不是生来当母亲的》、《以前巴冷刀‧现在废铁烂》、《马惹尼》、《我的美术系少年》、《马来鬼图鉴》等十余册。

2020年获OPENBOOK好书奖「年度中文创作」;桃园市立美术馆展出和驻馆艺术家;2021年获选香港浸会大学华语驻校作家、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台湾书写专案〉图文创作类得主、钟肇政文学奖散文正奖、打狗凤邑文学奖散文优选、金鼎奖文学图书奖;2022年绘本《姐姐的空房子》获选THE BRAW(波隆那拉加兹奖)100 Amazing Books、台北文学奖年金类入围。

曾任台北诗歌节主视觉设计,作品三度入选台湾年度诗选、散文选,获国艺会文学与视觉艺术补助数次,现于博客来OKAPI、小典藏撰写读书笔记和绘本专栏。同事有猫三只:阿美、来福、巧巧,每天最爱和阿美鬼混;也是动物收容所小小志工。

Fb/ IG / website : maniniwei

  • 封面
  • 作者简介
  • 推荐
  • 开场诗:报仇记
  • 后记:我用作家的方式活过了
  • 发表纪录
  •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