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新式中国妇女史著为何?
20世纪初期史家如何诉说女人的历史?有何变化?
何谓「五四妇女史观」?如何形成?
本书将展现妇女史编写的新旧元素。
从闺范女教的「列女传」、女权和国族的叙史主轴,
再到「妇女史」专书的形成。
百年前中国女性史书写的形式变化,
是一段蜿蜒交缠的过程,含括社会与学术文化内蕴的转变。
守身殉节、课子知礼,《列女传》长流,循着妇德采摭的范式,层层撷选女人的脸谱;世纪交替革命之际,武德成为积弱反扑的象征,被收编为国族服务;歌颂女德、女杰的书写传统,至五四期间,增添了寻常女性的生活轨迹。
从传记走向专史,数千年漫漫长路,女性史书写何去何从?
本书为学界少数从史学史的角度,梳理中国女性史在晚清民初如何被编写之过程。作者以三部文本为主要讨论对象,三种不同型态的叙史方式,相当具代表性。一为传统史学的《清史稿‧列女传》,二是新旧夹杂的《神州女子新史》,三是名闻遐迩的《中国妇女生活史》。这三部著作呈现了近代中国妇女史写作的众声喧哗,读者得以一览其在体裁、主题、内容选择之间的竞合,以及作者们多元的妇女/性别史观。
本书为衣若兰教授在明清妇女/性别史长期耕耘的基础上,下探至民初的新尝试,带领读者沿着史学发展脉络,重读再思近代中国妇女史。上世纪的女性史书写,在懿德、在贤豪、亦在日常,读者阅读品味之际,可考察百年间女性形象如何呈现、如何塑造,并反思当下。
同书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