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你的共感天赋:同理心如何运作

点阅:18

译自:The space between:how empathy really works

其他题名:同理心如何运作

作者:麦波姆(Heidi L. Maibom)著;张嘉伦译

出版年:2023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地:台北市

集丛名:科学文化:227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頁數:340

字數:172043

ISBN:9786263554580

EISBN:9786263554603 EPUB; 9786263554597 PDF

本书的论点很有说服力,文笔生动,来自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例子鞭辟入里,甚至取经文化,诸如《仲夏夜之梦》、《白鲸记》和《魔法奇兵》。尽管我已经研究了各种形式的同理心四十余年,还是从本书学到很多东西;本书让我以一些全新的方式思考视角转换。
——戴维斯(Mark H. Davis),埃克德学院心理学荣誉教授,《同理心:一种社会心理学方法》作者
麦波姆的新书相当全面,以敏锐的哲学观细腻地分析心理学研究,并用有创意的方式来思考视角转换在人际理解和我们自我概念中所扮演的角色。本书精心从文学、电影和日常生活中挑选例子,借此阐述抽象的观点,读起来相当愉悦。
——史都博(Karsten R. Stueber),圣十字学院哲学教授,《重新发现同理心》作者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同理心的理解仍是少之又少。对于这种理解人类的复杂模式,本书首度在智识上提供令人满意的描述,内容引人入胜、幽默且富有洞察力。麦波姆出色地说明了同理心为什么仰赖情感,以及同理心如何使我们变得更公正和客观。
——杰克(Anthony I. Jack),凯斯西储大学哲学副教授兼大脑、心智与意识实验室主任
 
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容易吗?
本书将升级你的共感能力,读懂对方意思
 
你是否遇过,规规矩矩开车时,亲友却对你的驾驶方式指指点点?
你是否遇过,对事情发表意见的时候,被人要求须保持客观?
麦波姆说,同理心并没有想像中容易,而且完全客观根本做不到;
毕竟我们看待世界时一定会有「视角」。
麦波姆从我们熟悉的第一人称视角开始介绍,
再转换到第二、第三人称视角,
让我们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见得只有一种。
麦波姆更说,换位思考是有等级的:
第一级是想像自己成为他人,见他人所见;
第二级则是走入与他们相同的情境,感他人所感,
在相同的心境之中,体会整体事件或行为。
愈能换位思考,就愈能融入其他观点,
进而完整解读事物的全貌,减少盲点产生。
提升共感力,也增加宏观看待事物的能力,
不但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更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作者介绍

麦波姆(Heidi L. Maibom)
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巴斯克大学特聘教授、辛辛那提大学哲学教授。常以跨学科的角度撰写同理心、羞耻心、精神疾病,以及责任感的分析文章。

译者介绍

张嘉伦
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翻译学硕士班毕业。现为自由译者,译作有《巨科技》(合译)、《医疗大数据》(合译)、《会说话,世界听你的》、《可不可以不变老?》。
相信语言与文字的力量,恳请赐教:jessiec05@gmail.com
 
  • 前言 让我们的视角更加宽阔
  • 志谢
同书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