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忧郁, 不是失智了:老年忧郁症, 难以察觉的心病

点阅:28

译自:老人性うつ:気づかれない心の病

其他题名:老年忧郁症, 难以察觉的心病 他是忧郁不是失智了

作者:和田秀树著;杨咏婷译

出版年:2024

出版社:仲间出版/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出版地:新北市

集丛名:Carer:1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73763

ISBN:9789869892056

EISBN:9786269818648 EPUB; 9786269818631 PDF

附注:附录: 1, 老年忧郁症的基础知识--2, 假性失智和失智症的差别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别把「忧郁」当「失智」,错过黄金治疗期
在台湾,每5个老年人就约有1人罹患忧郁症,
我们却对它一无所知……
台北荣总老年精神科主任 蔡佳芬  审订推荐

【你身边的老人家,有这样的状况吗?】
◎抱怨这疼那痛睡不好,却找不到病因
◎食欲不振、倦怠无力,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情绪低落、悲观消极,有时焦躁易怒
◎记性变差、恍神散漫,怀疑别人要陷害他

→「上了年纪都会这样吧,这也没办法……」
→「不会是失智了吧,这该怎么办?」
在以为这只是老化、或担心已经失智之前,
我们或许该考虑另一种可能性——老年忧郁症。

会老是自然,但忧郁不该是应然。
老年忧郁因症状近似老化、失智,而常被忽视或误解,
让我们开始认识它、发现它,帮助身边的长者穿越情绪黑潮,
这不只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相较于失智,忧郁是盛行率更高、也很容易造成失能的老年病症。
老年人的自杀死亡率高居各年龄层之冠,约为一般人的2倍,而且和忧郁密切相关;
失智症常会并发忧郁,老年忧郁若未妥善治疗,也可能成为失智症的前兆。

老年忧郁症的主要成因,
是大脑老化的〈生理因素〉和承受失落体验的〈心理因素〉交相作用所致,
只要及时给予适当的生理与心理治疗,病况就会明显改善。
老年精神科专业医师和田秀树,详尽说明老年忧郁症的身心病因和判别症状,
并将其和失智、谵妄等老年认知障碍进行解说比较,
同时提供主要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知识。

在「老老照护」渐已成形的台湾社会,
对于老年忧郁症患者,以及担负照顾责任的配偶伴侣或中壮年子女,
本书都希望给予必要的支持与指引,
为打造更友善的医疗、照顾和生活品质而努力,共创无忧老后。

【关于老年忧郁症,你必须知道的事】
◎老年人不只会失智,也会忧郁,只要开始老化,人人都是忧郁症预备军
◎老年忧郁常以身体不适的症状表现,也会有妄想、记忆衰退等认知障碍症状
◎老年忧郁会引起「假性失智」,同样是健忘,失智与忧郁的差别在于「病识感」
◎老年忧郁症对患者和照顾者的身心考验,比失智症更为严苛
◎只要运用得当,药物治疗对老年忧郁多有良好效果,无须抱持偏见与恐慌

【预防老年忧郁症的基础知识】
◎现在的老年人都比想像中年轻,不要轻易将忧郁症状概括为老化现象
◎「忍耐」会使人老化,无论几岁都要诚实面对自己的欲望
◎人际往来、照顾孙子、通讯软体……让老人家保有「现在还能做的事」
◎放下二分法思考和满分主义,训练自己容许灰色地带的存在
◎享用美食,可预防情绪老化;保养脏器,对容貌和大脑都有助益
◎散步、运动、晒太阳,有意识地养成增加血清素的生活习惯
◎收集医疗资讯做好准备,找到「心灵的家庭医师」……

本书特色

◎台湾少见的【老年忧郁症】医疗保健专书
老年医疗书籍多聚焦于失智症或抗老化防治,本书则为理想的入门读本,呼吁大众对于老化造成的幽微心理冲击,有更正确的认知、更敏锐的察觉。

◎理性专业的解析中兼具人性化的照护思考
作者论理清楚明确、文笔平易近人,除针对老年忧郁症的防治完整说明,也适时表达对高龄者身心照护的务实观点和医者关怀。

◎对于老年医疗与老人心理,我们都需要重新认知
时代进步延缓了身心老化,我们对老人的认知却仍框限于刻板印象。即使已步入人生最后阶段,老年人仍应享有肯定自我的生活权利与尊严,本书给予的提醒,让我们在面对老化、与长者相处、担负照顾工作时,都能以更贴近高龄者实际需求的角度来思考。

【治疗老年忧郁症的实用资讯】
◎老年忧郁检测量表:www.depression.org.tw/detection/index_06.asp
◎董氏基金会老年忧郁防治资讯:www.happyaging.tw
◎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服务资源地图:carersupport.com.tw
◎求医科别:全国各医疗院所精神科、老年精神科、身心科(若长辈抗拒看精神科,可先以失眠、脑力减退等身体症状到家庭医学科、老年医学科门诊挂号,与医师沟通长辈状况,必要时再做转介)

关怀推荐

詹鼎正   台大医院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长
朱为民   老年医学、安宁缓和专科医师
陈亭秀   永平身心诊所所长
叶雅馨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
郭慈安   中华民国家庭照顾者关怀总会理事长
吴若权   作家、广播主持人
张晓卉   康健杂志总主笔

◎老年期追求的,不只是延长生命的长度,而是维持良好的生活品质。让我们从医疗老年忧郁症着手,关注老年人的身心灵全面向,了解忧郁对其他身体疾患的影响,同时也支持并关怀他们的照顾者,在银色浪潮中,守护那粼粼波光。——台北荣总老年精神科主任 蔡佳芬
◎在老年人最常见的「失智症、谵妄症、忧郁症」这3D疾病中,忧郁症可能是最难被察觉的。本书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让我们认识老年忧郁症,提早为老年人生多一份准备。——老年医学、安宁缓和专科医师 朱为民
◎从事基层精神医疗多年,发觉很多民众对老年忧郁症的了解都不够,以致延误了就医。真心推荐大家阅读本书,对家中的长者给予更适切的理解与照顾。——永平身心诊所所长 陈亭秀
◎老年忧郁非老化,而且与失智有很大的不同。本书提醒我们该如何帮助高龄者,不要只关注他们外显的身体症状,一味误解他们对病痛的抱怨,而忽略了内在的心理疾病。——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 叶雅馨
◎作者的呼吁语重心长:「晚年罹患忧郁症,可能在离开人世前,再也感受不到幸福快乐,是人生的悲剧。」唯有更多人认识这个精神流行病,才能协助长者走出忧郁黑潮,这本书做到了。——康健杂志总主笔 张晓卉
◎本书提醒我们「老年忧郁症」这个仍未受到应有重视的课题,整理了日常生活常见的情绪状况,让乐龄者本人或周遭的亲友按文索骥,可说是诚意坚实的居家必备良书。对老人医护而言,努力保持心情愉快,是超越科学因果的王道,当年轻一代已把身心症状视为日常的一部分,老人的心理症状也应当受到去除污名的正视。——Openbook阅读志书评

读者佳评
◎我是老年忧郁症患者的家属,这本书好读又发人深省,让我用更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及生病的亲人,比起以前独自盲目摸索,如今我对事实有更清晰的理解,身心也更为放松。
◎罹患糖尿病的父亲突然心情低落,甚至想要寻死,直到发现本书,我才惊觉他可能得了老年忧郁症,立刻带他就医。真心希望和我一样为此受苦的人,都能从中得到切身的帮助。
◎这本书让我深感共鸣,高龄人口遭遇的身心衰退和失落,都是老年忧郁的诱因。身处高龄化社会的我们,都必须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困扰,这不只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 封面
  • 审订序 银色光芒的守护者,老年精神科医师
  • 作者序 别把忧郁当失智,错过黄金治疗期
  • 版权
同书类书籍